深度剖析!校园欺凌的暴力根源竟是这个 细思极恐
日期:06-15 来源:未知校园欺凌,当前在不同国家的教育生活中皆有出现,本质是暴力,是人的攻击本能和人性之恶失去控制的结果,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和人性根源。已有研究指出,校园欺凌是“沟通缺乏、道德失范、反学校文化和家庭结构功能缺损的综合产物”,“通行做法是通过反校园欺凌立法及完善相应政策规章来破解”。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黄庆丽认为,从人性恶的暴力根源上对之加以审视,并基于教育治理来探索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为根治校园欺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一起了解一下吧。
校园欺凌产生的外部影响因素
“欺凌是一种自觉的、蓄意的、重复的攻击行为和操控行为、排斥行为,它是由某人或多人对付另外一人或另外一群人。”校园欺凌可以是现实施加的,也可以是网络生活中的虚拟欺凌。这损害了学生的身心,消解了教育的功效,更是破坏了家庭幸福、学校文明和法治精神。李克强总理对此强调:“校园应该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其产生的外部影响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大众传媒传播暴力美学
电视、漫画和小说中充斥着对暴力的美学渲染,无形中误导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和行为方式。暴力具有破坏性,美学却能满足审美愉悦,两者被糅合起来后,刺激青少年的感官,发挥不良示范作用。若家庭和学校没有针对性地引导其道德判断,当发生人际冲突时,或压抑的暴力欲望无法排解时,校园欺凌易于发生。
当暴力成为流行的亚文化,青少年往往缺乏免疫及抵制能力,影响德育的预期功效。浙江财经学院伦理研究所副教授郑根成在《对大众传媒道德审判的伦理反思》一文中指出,“人们期望大众传媒能承担起对整个社会美德和目标的相应责任,即在充分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同时,还应成为主流价值的塑造者与引导者,并成为促进社会宽容、理解、融合和发展的积极动力。
人们之所以抱有这种期望,是因为大众传媒在事实上已然成为一种教育工具,而且也许是最强大的教育工具。”可是对大众传媒承担教化责任的期望落空了,暴力美学成为提高流量和拉动眼球经济的手段,观看暴力表演成为青少年唾手可得的文化消费。当暴力美学被传播后,青少年误以为这是英雄气概,或个体挑战及反抗社会的方式,认为这是酷和强权的象征,而没有触犯道德和法律的底限,从而助长了暴力的滋生横行,成为校园欺凌的温床。
2
社会生活存在暴力行为
社会转型的不适应,忽视正统价值,过度追求物欲,加之有些矛盾难以调和,人与人的冲突未能及时化解,让社会遭受暴力的威胁。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李宁认为,“‘狠心’‘无情’替代了人际和谐相处和忍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关心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诚实与真善美又一次被颠覆。”
传统文化中也含有暴力因子,目前又产生了新的暴力形式,如女性暴力、弱势群体暴力和青少年暴力多发。而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如对话、协商、妥协、宽容和忍耐等,被污名为“不谙世事”“老实人吃亏”。在社会运转中,缺乏柔性力量的调和与制衡,让暴力乘虚而入。这意味着青少年的生活环境被暴力污染,对其为人处事方式造成不良影响。
和平的、富于耐心和爱心的方式化解冲突的正面示范不足,使他们在解决人际争端时缺乏合理方案,暴力会冲破其脆弱的道德防线,成为首选方案,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暴力行为,以及如何处理这种行为,影响青少年对校园欺凌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
学校教育缺乏预警机制
学校教育对提升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和审美能力负有重任,可当前智育挂帅,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时空被挤占。在知识教育为重的观念和行为主导下,其他各育也表现出知识化倾向。简言之,对防范校园欺凌重视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主题活动设计,教师也尚未做好相关知识及技能准备。
在学校和教育管理层面,缺乏应有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方案,往往采取事后处理的被动方式。若能在政策法规建设、教师专业教育和学生德育中未雨绸缪,可规避在校园欺凌实际发生后付出更大的治理成本。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向是从智育为重转向核心素养,强调涵育学生的文明素养,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及操作具体化。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张华指出,“素养与核心素养是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所谓‘人性能力’即建立在人性、情感、道德和责任基础上的能力。素养作为能力,是道德的、负责任的。”由此,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和素养为重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让学生身心舒展和自由成长,暴力才能从教育中退场。
校园欺凌产生的内在根源
上述主要从外部影响因素探讨校园欺凌为何发生。从内部根源分析其产生缘由,可扩展对此问题理解的深度及广度。当我们以为暴力不会出现在校园生活中时,单纯活泼的孩子却成为校园欺凌的施害者或受害者,因此,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为问题根治提供较为全面的视角。
1
暴力伴随人类文明的进程
尊重基本的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野蛮和文明是人类的两副面孔。战争作为主要的暴力形式,全面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走向。最高的战争技术手段——核武器的发明,让人类可通过最极端的暴力形式终结历史。即使处于非战争状态,制度化暴力和文化中的暴力因素也始终存在。
个体的生命成长大致重复人类历史的演化轨迹,经历从不文明到更为文明的发展过程,暴力潜藏在个体的生命基因中。康德晚年提出“永久和平论”,希望彻底消除暴力以让人摆脱其控制。学校教育只有具备深切的人文关怀,肩负起教化民众和使社会文明化的职责,才能为人类的永久和平贡献力量。能否最终消除暴力仍不得而知,可经由学校教育对人性的柔性感化来减轻其发生频率及危害程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案。
2
学生非理性情绪情感未能宣泄与升华
暴力是人类文明的阴暗面,是人负面的非理性情绪情感集中爆发的表现,是伤害和破坏性能量的释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非理性情感带来的破坏性冲动可通过艺术创造和道德修养等方式加以疏导和转化,转变并升华为正面的精神力量,服务于个体成长及人类文明的进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成功改造青少年违法者的事实说明,学校教育能把攻击本能和暴力冲动转化成校园集体生活中团结友爱的精神,超越为求知的探索乐趣,升华为个体“知耻而近乎勇”的内生道德动力。当学生潜意识中的暴力情感无法合理宣泄并适度升华,会在生活中爆发出来,从而产生校园欺凌。课堂教学可采用角色扮演让他们共情,站在他人角度体验暴力引发的痛苦感受。对校园欺凌采取“宽容而不纵容”及“零容忍”,把恶消解在萌芽中,让负性能量升华为成长的动力而非阻力。
3
教育的文明和教化程度不足
学校教育若要遏制校园欺凌,需注重自身的内涵建设,加强内部治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与教化水平。以儒家教育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文化,蕴涵丰富的教化思想,完全可以和世界不同的教育文明体系对话,可滋养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诗教、礼教和乐教培养温文尔雅的君子人格,以人的内在修养祛除粗鄙之气,让人主动放弃并抵制暴力的野蛮。
现代教育应有承续传统的文化自觉,重振文明教化;同时立足于时代主题,创设新的使人文明化的方式,如针对媒体暴力和网络暴力,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识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如此,当校园欺凌的暴力侵犯发生时,足以通过教育内部治理来形成“防护带”和“隔离墙”。
治理校园欺凌的教育之道
暴力非因教育而起,却能由教育而止。控制校园欺凌,需要教育的深度参与,教导人即使在危急中使用暴力,也要有正当理由。教育致力于人性善和文明行为的教化,可在校园欺凌尚未形成时,及时阻断暴力之恶的萌生。校园欺凌伤害了生命安全和尊严,帮助学生合理疏导和升华非理性情感,提升其人格修养和文明素养,是防范校园欺凌的教育正道。
1
实施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康的身体、理性的心灵和高尚的灵魂,对阻断校园欺凌有正向价值。若没有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则很难承认和尊重人的身体权益及精神权益;若内心贫瘠、缺乏深沉的情感体验,则不会主动保护和关爱同学的生命,难以在欺凌时承担起保护者角色。
从幼儿园到大学,设计一体化的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宝贵和神圣,树立严肃、科学的生命意识,鼓励他们热爱并善待生命,足以对校园欺凌自觉反对和制止。只有学习尊重和善待所有的生命,反校园欺凌和反暴力才有深厚的伦理基础。哲学家史怀哲创建了“生命共同体”思想,呼吁人们善待自然、他人和自我的生命,怀敬畏之心去帮助有需要的人,以和平之心扶持弱者,以博爱之心容纳万物。
这些伦理资源可吸收到生命教育中,活化为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防范骄傲、残暴、仇恨和冷漠这些负面情感对青少年心灵的侵蚀。开展生命教育,根本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爱生命、爱生活、爱周围的人及周围的世界,如此,校园欺凌才会无处遁形。
2
教会学生处理非理性情感
学校教育要正视校园欺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责无旁贷地教导学生疏导、发泄和升华非理性情绪情感。通过情景模拟、自信心训练和愤怒管理,当学生处于非理性情绪情感中时,用疏导而非压制的方法,协助他们把嫉妒、愤怒和怨恨等负性冲动释放出来,避免在生活中因过度压制或过度爆发而自伤或伤人。
最理想的教育效果是把负面情绪情感升华为完善自我的动力,把破坏意识转化为追求完善和卓越的正能量,如嫉妒时不是损害他人,而是尽量弥补自身不足;愤怒时不被怨恨控制,而是学习宽容和谅解。学校教育要为学生营造健全成长的空间,展现优秀历史人物对道德境界的向往,激发学生的求知、求善热情,让他们充分参与到艺术审美、体育活动和劳动活动中,保护学生的精神世界不被暴力占据。帮助学生识别和调整非理性情绪情感,教会他们处理人际冲突和自我冲突,让他们有勇气、有方法团结起来反对校园欺凌。
既不主动欺凌别人,更不会成为逆来顺受的受害者,旁观时亦能明辨是非、仗义执言,保护自己和同学。为捍卫正义、维护尊严及保护生命,在不得不使用暴力时亦不会怯懦和退缩。
3
提升教育的文明与教化程度
现代教育,既要奋力发展,实现家庭和社会寄托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价值,也要仰望星空,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生活,在人性根基处培育真善美,继承古典教育对人性善和道德美的训诲。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只有奉行教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度文明的个体和民族,才能使人“精神返乡”,让学生坚守善道而远离暴力。
若学生成长中接触到很多浮躁和野蛮,将更倾向于采用暴力来应对冲突,因此,要改善教育生态以优化他们的发展环境。校园欺凌的暴力本质会阻碍学生的自我发展,教化则尽量去除这种危险和危害,保护其身心安适。教育外部治理是指从制度、立法、社区参与、课程和教师入手,内部治理则直接培育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文化引导、认知规范、情感疏导和行为塑造入手,双管齐下、内外兼治,形成共治善治,防患于未然。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的努力下,建立一道坚固的“马奇诺防线”,保护学生远离暴力的侵袭,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以此推进个体乃至社会的文明化进程。
校园欺凌需要综合治理,借助政策制度和行政立法,在欺凌发生后,让施害者承担法律责任及其他惩罚性后果,然而,此时客观的伤害事实已经造成。因此,从暴力人性之恶的维度和教育承担的文明教化入手,是立足学生生命成长和现实生活的源头防患于未然,是从学校教育的内涵建设上,防范伤害的发生。
当然,校园欺凌无法仅靠教育的一己之力来解决,立法和教化双管齐下,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净化大众传媒的价值观念,完善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复兴教育良风良俗,都能起到一定的化解作用。为保护儿童青少年免受暴力和伤害的权利,学校教育亦要告别语言暴力、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而不断走向文明。有效治理校园欺凌,提振民众对教育的信心,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采访:黄庆丽,青岛大学青岛教育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上一篇:谈及北京疫情,张文宏: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下一篇:6月底前别忘了做这件事!否则可能最高被罚1万元
联系我们:中侦之窗
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企业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